被貓狗咬傷后,這樣處理很重要!
時至夏季,犬類等動物因氣溫回升等環境變化,容易情緒暴躁,每年春、夏都是犬傷高發的季節。
各地新聞都曾報道過多起因犬咬傷后沒有及時處理,導致狂犬病發作死亡的案例,大家尤其是要小心。
從往期的病例來看,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患者不一定都是被狗咬傷,被貓、蝙蝠等咬傷后都可能引起感染。
此外,狐、狼、豺等野生動物都是狂犬病的自然儲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為傳染源。
根據《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規定,根據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
狂犬病病毒在pH值為7.2-8.0時較為穩定,pH值超過8時易被滅活。狂犬病病毒對脂溶劑(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碘制劑以及季銨類化合物(如苯扎溴銨)等敏感。
以此為前提,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假如被類似貓、狗等動物咬傷后的正確處理流程:
一、“沖洗”——及時沖洗傷口
被狗咬傷,傷口大多是外面小、里面深,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就近的水龍頭,使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反復沖洗,這里的沖洗可不是簡單撩一下水,而是建議使用流動的清洗劑沖洗至少15分鐘以上。

如果傷口不需要縫合,那么索性讓傷口暴露無需包扎,以利于后期修復及傷口情況便于隨時觀察。
二、“消毒”——及時消毒處理
徹底沖洗傷口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銨(0.005%~0.01%)或其余具有病毒滅活效力的皮膚黏膜消毒劑擦拭傷口內外。
如果傷口很大,在力所能及的做了沖洗和簡單的消毒,還需要去醫院接受專業的清創。
三、“接種”——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完成以上兩步,那么盡量在咬傷后24小時內(越早越好)到就近的衛生機構進行狂犬疫苗的注射,并根據需要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按照程序正確基礎免疫的程序為:第0天(接種兩針)、第7天和第21天分別接種一針,全程接種4針,分三次接種完畢。
狂犬病疫苗接種應當按時完成全程免疫,因為按照程序正確接種對機體產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關鍵。
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如果意外被感染,死亡率幾乎是100%。
與普通創傷傷口相比較,動物咬傷的情況比較復雜、可能性很多,軟組織損傷可能比較嚴重,就算狗接種過疫苗,一旦被其咬傷,也要盡早、正確的處理傷口,并及時前往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