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第18個世界狂犬病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打破狂犬病界限”,旨在努力提升全民對狂犬病防治問題的關注,推動消除人間狂犬病進程,提升公眾的健康知識水平,進而防止犬傳人狂犬病的發生。
作為一種重要的人獸共患傳染病,狂犬病的病死率幾乎100%,可防不可治。目前狂犬病在世界許多地方仍然威脅著人類和動物的健康。
狂犬病已存在4000年,中國在世界上屬狂犬病高發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記載本病最早的國家之一。《黃帝內經》中提到:“犬瘋者,其口沫,不可近。”可見,古人對于狗咬傷的預防意識之強。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因恐水癥狀比較突出,所以本病又名恐水癥。近10多年來我國狂犬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年-2023年我國人間狂犬病發病數實現了17年連續下降。但目前對于狂犬病的治療,我們還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以預防為主。如果被動物抓傷或者咬傷,應立即到 “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就診,醫生會評估傷口并決定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同時應注意觀察自身的健康狀況,如出現不適或異常反應,應及時就醫。而對于狂犬病,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被動物抓傷、咬傷,及時處理動物的抓咬傷 ,疫苗接種。例如,如果被動物咬傷或抓傷,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專業沖洗液)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徹底清洗傷口,至少清洗15分鐘,并盡快到“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就醫。
康德慶?弱堿性犬傷創口清洗消毒液
本產品適用于犬咬傷創口清洗消毒或黏膜破損皮膚處的傷口清潔、沖洗、消毒。
定期為寵物,尤其是狗和貓,接種狂犬病疫苗,確保它們免受感染,同時降低人類感染的風險。
被動物抓傷、咬傷后,應全程、足量、規范接種疫苗,對預防狂犬病極其重要,千萬不要認為傷口已經愈合,或者身體強壯,就自行中斷免疫流程。更加科學地了解狂犬病,才能更好地應對它,然而當下人們還存在許多關于該疾病的誤解與疑問。問題1:被動物抓咬傷超過24小時,還要注射疫苗嗎?很多人認為,被狗咬傷后一定要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超過24小時,疫苗就無效。總的來說,狂犬病病毒暴露以后越早注射疫苗越好。但超過24小時,注射疫苗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因此特別提醒,狂犬疫苗注射越早越好。犬并不是唯一可以傳播狂犬病的動物,貓、豬、牛、馬等家畜非狂犬病儲存宿主,也可感染發病,傳播狂犬病。在野外,蝙蝠、狼、狐貍、臭鼬、貓鼬、浣熊等野生動物可以傳播狂犬病。一旦被動物咬傷,如果沒有明顯的大出血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包扎傷口。在現場,首先需要沖洗傷口,沖洗后立即前往醫院,由醫生進行下一步處理。
- 粘膜、破損的皮膚或開放性傷口被患狂犬病的動物舔舐或被狂犬病病毒污染;
狂犬病可通過感染性物質(通常為唾液)直接接觸人體黏膜或新近皮膚破損處傳染。因咬傷而出現人傳人的情況雖有理論上的可能性,但從未得到證實。一般而言,被人咬傷是不需要注射疫苗的,除非被狂犬病發作的人咬了。無論免疫球蛋白還是疫苗,都無法保證百分之百阻斷病毒傳染。今年5月,河南南陽一名3歲男童被狗咬傷,18天后不幸離世。專業人士表示,免疫失敗是多重因素的結果,可能與頭面傷口距離中樞神經近、犬傷情況嚴重以及進入體內的病毒量大有關,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狂犬病的情況發生,病毒一旦進入神經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