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水痘疫苗,還會再得水痘嗎?
1.水痘的特點是什么?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人類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
2)傳染性極強,接觸后 90% 的發病率;
3)主要通過呼吸、飛沫傳染和直接接觸傳播;
4)水痘的潛伏期為 10~21 天;
5)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與體內無特異性抗體或抗體水平過低不足以中和對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有關);5~9 歲兒童對本病最敏感,占水痘病例的 50%;
6)冬春季節是發病高峰;
7)水痘屬于自愈性疾病,通常持續 10 d 左右即可自愈,自愈后便可終身免疫。
2.得了水痘有什么表現?
前驅期可有發熱、食欲減退、頭痛等,一般發熱僅輕度至中度發熱,2~4 天即緩解。
輕癥水痘甚至無發熱僅少許皮疹。發熱數小時至 24 小時出現皮疹,典型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軀干,其次頭面部,四肢相對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初為紅色斑疹,數小時發展為丘疹,再數小時發展成透明水皰,24~48 小時內水皰變渾濁,中間出現臍凹現象,后漸結痂,1 周左右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在最初的皮疹發展到結痂階段的同時,軀干、四肢又會出現新的皮疹并出現同樣的經過,因此,同時存在不同期的皮疹,是水痘的重要特征,也就是斑疹-丘疹-皰疹-結痂的「四世同堂」。
年齡小的兒童皮疹相對少,對于接觸傳播的年齡較大的兒童,皮疹相對較多并持續時間長。
在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患有惡性腫瘤正接受化療者,以及器官移植后的患兒,可出現皰疹內出血的出血型水痘。除發熱、皮疹,同時有內臟器官受累、凝血功能障礙及持續的皮膚損害。
3.如何診斷水痘?
病前 2~3 周有與水痘或帶狀皰疹患者密切接觸史。
發熱與皮疹 (斑丘疹、皰疹) 同時發生, 或無發熱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 以軀干、頭、腰處多見。皮疹分批出現, 斑丘疹→水皰疹→結痂, 不同形態皮疹同時存在, 痂蓋脫落后不留疤痕。
一般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 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4.有哪些并發癥?
水痘的并發癥可有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肝炎和腦炎等等,多易發生在有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兒。罕見并發癥包括視神經炎、心肌炎、橫貫性脊髓炎、睪丸炎及關節炎等。
5.如何治療水痘?
(1)一般治療:對水痘患兒要報傳染病卡,同時嚴密隔離。加強皮膚護理,避免繼發感染。皮膚瘙癢可局部外用爐甘石洗劑。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并充足的水分。對癥退熱。
(2)抗病毒治療:阿昔洛韋是目前治療水痘的首選抗病毒藥物,發病后 24 小時內開始使用效果更佳,劑量 2 歲以上者每次 20 mg/kg,每日 4 次,最大劑量 800 mg/次,連服 5 天。
(3)防治并發癥:繼發細菌感染者盡早應用抗生素, 局部外用紅霉素軟膏或莫匹羅星軟膏;并發腦炎者按照病毒性腦炎的治療原則,對水痘患兒不宜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6.感染水痘隔離多長時間可以上學?
水痘是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患者應呼吸道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
7.如何科學預防水痘?
1)控制傳染源:感染者單間隔離,餐具煮沸消毒;
2)保護易感人群:疫苗接種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措施,中國的免疫程序是水痘減毒活疫苗的初種年齡為 18 個月齡,第 2 劑次為 4 歲以后。
8.打了疫苗還會不會得水痘?
水痘減毒活疫苗的廣泛接種雖使得水痘的發生率大大降低,但并不能完全杜絕水痘的發病。
一方面與受種者的個體差異有關,即并不是每個受種者接種疫苗后都能產生有效的抗體,另一方面由預防接種獲得的抗體有可能逐漸降低到一定的滴度不能形成更充分的保護,因此不能認為接種過水痘疫苗者就不會患水痘。
接種 1 劑次水痘疫苗保護能力有限,而接種 2 劑次水痘疫苗效果優于 1 劑次。
9.水痘跟帶狀皰疹有沒有關系?
雖然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引起的另一種臨床表現,但在兒童中不常見。10 歲以下兒童中,除非宮內或嬰兒期患過水痘,否則鮮有帶狀皰疹患者。
產品說明:本產品用于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清/血漿或全血樣本中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IgG抗體。